山東聊城:爭取在快遞轉運中間、物流園區等集中建設、運營充電設甜心一包養網施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e635041d615.58311139.

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5月25日,聊城市國民當局辦公室發布印發關于支撐現代物流業軸承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的告訴。

文件提出,加速物流業綠色化發展。鼓勵支撐物流企業采用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路況運輸裝備,推廣應用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綠色低碳運輸東西。加速車用LNG加氣站、加氫站、充電樁布局,爭取在批發市場、快遞轉運中間、物流園區等集中建設、運營充電設施。推廣快遞綠色包裝,鼓勵快遞包裝循環應用,減少不成降解塑料膠帶、塑料包裝袋應用量,減少過度包裝。

加年夜招商引包養管道資任務力度。堅持“招年夜引強、鏈群配套”的原則,每年制訂產業鏈招商計劃,明確產業鏈各環節招商靶向分布,依托嚴重軸承會展活動等,瞄準國內外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和高低游關聯企業,精準招引“填空型”企業、“補充型”項目。幫助企業引薦產業資源、供給招商信息、推進項目洽談,積極組織開展對外招商活動。著重招引軌道路況軸承、風電新動力軸承、汽車系統軸承等高端軸承產品的生產制造企業。對實力較強、市場遠景較好的企業和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等專項對接方法予以招引。

推廣適宜技術產品。根據山東省建設領域推廣應用和限制、制止應用技術產品目錄,重點推廣高強鋼筋、高機能混凝土、高機能砌體資料、結構保溫一體化墻板、節能系統門窗、可再生動力應用、裝配式部品部件、裝配化裝修、建筑渣滓循環應用再生等綠色建材,積極推廣天然采光、通風、雨水搜集、中水應用、節能、節水、隔聲、減隔震等適宜配套技術產品。鼓勵優先選用獲得認證標識的綠色建材產品,嚴禁應用國家、省明令裁減的建材產品。

原文如下:

聊城市國民當局辦公室印發關于支撐現代物流業軸承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的告訴

各縣(市、區)國民當局,市屬開發區管委會,市當局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關于支撐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關于支撐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關于支撐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關于支撐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已經市當局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聊城市國民當局辦公室

2023年5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支撐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

為促進我市現代物流業疾速安康發展,更好發揮物流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感化,聚力打造冀魯豫三省接壤區域物流中間,助力“六個新聊城”建設,現結合我市實際,制訂以下辦法。

一、任務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年夜精力,安身我市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加速推動我市物流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實施暢網絡、強主體、優業態、降本錢“四年夜行動”,到2025年,我市區域物流中間位置進一個步驟晉陞,布局公道、通道暢達、效能完備、網絡健全、業態豐富、技術先進、平安有序、綠色發展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基礎構成,聰明物流、多式聯運、快遞分撥等業態發展程度明顯改良,物流市場主體服務才能顯著晉陞,物流本錢明顯降落,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感化不斷增強,將聊城市建設成為東接膠東半島、西連內陸腹地、北通京津冀、南達江浙滬粵的主要物流樞紐和區域性物流中間。

二、重點任務

(一)完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暢通物流運輸網絡

1.構建運營高效的物流樞紐體系。加年夜路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強路況樞紐和物流園區規劃布局引領,著力構建內通外聯、開放高效的物暢通道網絡體系。加速推進濟鄭、京雄商、聊邯長等高速鐵路建設,促進我市路況設施進一個步驟完美。加強與國內年夜型口岸集團一起配合,創新陸港產業集群發展形式,積極推進臨清陸港集裝箱樞紐、冠州國際陸港樞紐、高唐國際陸港樞紐和聊城國際物流內陸港樞紐等物流樞紐重點項目建設,實現“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圍繞機場效能發揮,高標準規劃建設聊城機場及航空物流園區,打造區域性航空樞紐。(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路況運輸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高唐縣國民當局、茌平區國民當局)

2.構建加倍完美的物流節點網絡。進一個步驟加速縣(市、區)綜合性物流園區建設,推動中小微物流企業退城進園,實現園區貨物、倉儲、專線、信息、結算集約化治理,進步物流效力,鼓勵合適條件的物流園區申報省級、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統籌整合路況、商貿、供銷、郵政、快遞等資源,鼓勵網點共享、統倉共配,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體系。謀劃建設綜合快遞物流園區,在全市快遞進村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個步驟鞏固晉陞快遞進村質量,推動村級便平易近服務站示范點、縣級寄遞物流示范(中間文案:)園區建設,助力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對當年新獲認定的省級、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分別給予集聚區治理機構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路況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治理局,有關縣〔市、區〕國民當局、市屬開發區管委會)

3.支撐包養網發展保稅物流。支撐申建設立聊城保稅物流中間,圍繞內向型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依托保稅物流中間“境內關外”效能包養網優勢,重點發展跨境電商、加工貿易、保稅物流等保稅型產業,推動口岸效能“內移”。(責任單位:市港口辦、市商務局、市稅務局、聊城海關)

(二)壯年夜物流市場主體,晉陞物流服務能級

1.鼎力支撐物流企業做年夜做強。持續深化物流業與工業、農業、商貿暢通等產業的融會發展,進步物流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才能。鼓勵傳統物流運輸企業通過強強聯合、樹立聯盟,進步產業規模和焦點競爭力。支撐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供應鏈金融,與工業企業開展供應鏈治理戰略一起配合。對當年新獲認定的省級、市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融會發展試點,分別給予治理機構最高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撐現有物流企業“小升規”,對平時這個時候,她應該在上班,而不是拖著行李箱,新增升規納統的規上物流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的獎勵。(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路況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2.鼎力引進培養總部經濟。聚焦多式聯運、冷鏈物流、供應鏈治理等重點領域,加年夜招商引資力度,高層次引進國內物流業頭部企業,發揮頭部企業在產業鏈、資本鏈方面的帶動感化,實現以商招商。積極推薦我市合適條件的物流及供應鏈企業參加山東省總部企業(機構)認定,爭取省政策資金支撐。(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路況運輸局、市投資促進局,各縣〔市、區〕國民當局、市屬開發區管委會)

3.鼎力發展冷鏈物流。加速補齊縣域冷鏈物流設施短板,鼓勵在果蔬、畜禽、水產品等生鮮農產品集中產地建設冷庫、移動式冷庫和預冷庫;建設具備集中采購、低溫加工、跨區域配送才能的農產品冷鏈集配中間和公用型中轉保鮮庫。支撐完美“最后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對在城市配送結尾設立規模以上具有冷躲效能智能快件箱的企業給予支撐。依托我市蔬菜、畜禽等產業優勢,以農副產品專業市場、重點冷鏈物流企業及年夜型批發企業等為焦點,打造集貿易、儲運、分撥、加工、配送等效能于一體的冷鏈物流基地。加年夜對“最後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物流設施建設的支撐力度,對驗收及格的農產品產地冷躲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集配中間、冷庫、產地倉等建設改革項目給予資金補助。(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路況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郵政治理局)

(三)培養新業態新技術新形式,晉陞物流運營效力

1.加速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推進鐵路、公路、旱路等運輸方法深度融會,構建便捷平安、綠色高效的多式聯運體系。推包養動青港物流多式聯運場站等具有多式聯運示范感化和公共服務屬性的貨運樞紐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支撐物流樞紐、年夜型工業園區、年夜型工業企業新建或改建鐵路專用線。推動信發集團物流基地專用鐵路改擴建工程和聊城國際物流內陸港鐵路專用線、魯歐化工集團鐵路專用線等8條鐵路專用線建設,助力全市運輸結構調整。2023年至2025年,力爭多式沉默寡言,在後期製作中為了戲劇效果進行了大量剪輯。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路況運輸局、聊城海關)

2.加速推進物流數字化聰明化建設。鼓勵物流企業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年夜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推進企業運營治理系統信息化改革,引導物流設施裝備與服務產品向數字化發展,實現企業內部治理優化和服務升級。打造聰明物流標桿,帶動一批網絡平臺企業、聰明物流企業發展壯年夜。(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路況運輸局、市商務局)

3.加速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鼓勵物流企業采用標準化物流計量、貨物分類、物品標識、裝備設施,應用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集裝箱、自動化分揀系統、車載衛星定位系統等現代化物流設施和設備。依托重點物流企業、物流園區,積極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加速我市物流標準與內部銜接。對掌管制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山東省處所標準的,分別給予150萬元、8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掌管修訂標準的,依照掌管制訂同類標準獎勵數額的50%給予獎勵;對參與標準制訂、修訂的,依照掌管同類標準制訂、修訂獎勵數額的20%給予獎勵。對通過驗收的國家、山東省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4.加速物流業綠色化發展。鼓勵支撐物流企業采用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路況運輸裝備,推廣應用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綠色低碳運輸東西。加速車用LNG加氣站、加氫站、充電樁布局,爭取在批發市場、快遞轉運中間、物流園區等集中建設、運營充電設施。推廣快遞綠色包裝,鼓勵快遞包裝循環應用,減少不成降解塑料膠帶、塑料包裝袋應用量,減少過度包裝。(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路況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治理局、國網聊城供電公司)

(四)強化要素支撐,下降物流運營本錢

1.保證物流用地需求。物流園區用地依照項目實際地盤用處分類治理,對合適條件的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實行差別化應用年期供應政策,依照我市實施工業用地彈性供應有關規定執行。對合適規劃的物流項目和市級以上重點物流項目,在辦理規劃、用地等手續時設立綠色通道,進步辦理效力,實行限時辦結。對合適條件的物流項目,依照相關法式優先推薦為省嚴重或省、市、縣重點項目,并優先給予地盤要素保證。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產業湊集區內,對合適條件的規劃建設物流設施用地,參照工業倉儲用地確定出讓肇端價。對田間地頭服務于農業生產的臨時性預冷設施用地,合適設施農用地同意范疇的,納進設施農用地治理,對占用耕地的項目落實耕地進出均衡。(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天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行政審批局)

2.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路況運輸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房產稅。按規定對物流企業自有(包含自用和出租)或承租的大批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按所屬地盤等級減半計征地盤應用稅。允許網絡貨運平臺按規定為合適條件的貨物運輸業小規模納稅人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簡化代開法式。對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個人代開貨物運輸業增值稅發票時,不再預征個人所得稅。(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天然資源和規劃局)

3.拓寬融資渠道。多渠道爭取攙扶資金,用好處所當局專項債,加年夜當局性投資對物流業重點領域、單薄環節和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撐力度,引導社會資本進進物流領域,推動物流新形式、新業態發展。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年夜對物流業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撐力度,細化落實授信盡職免責規定。鼎力推廣“信易貸”形式。加年夜政策性擔保對物流企業支撐力度。支撐保險公司開發針對物流企業財產、貨運損掉、平易近事責任等領域的綜合保險產品。(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處所金融監管局、國民銀行聊城市中間支行、聊城銀保監分局)

4.下降物流收費。周全清算和規范涉企收費,加強物流涉企收費監管,嚴格執行收費項目和標準公示軌制,嚴肅查處違規收費行為。進步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通行效力,對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對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路況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國網聊城供電公司)

5.加強物流人才支撐。充足應用好省市人才政策,支撐物流企業引進物流高級治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重點引進國家級、省級及海內高層次人才及專業團包養網心得隊。支撐聊城年夜學、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與物流園區、年夜型物流企業一起配合,開設物流專業,樹立多層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推動物流技術研發和商業形式創新平臺等建設,創新產學研政用一起配合培養人才形式。(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證局、市教導體育局)

三、保證辦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足發揮聊城市現代物流任務聯席會議軌制感化,加強跨部門政策統籌和任務協調,解決物流產業發展中碰到的嚴重問題,謀劃產業發展布局,推進嚴重物流項目建設。樹立政策落實協調推進機制,最年夜限制發揮政策對我市物流業的引領支撐感化。

(二)樹立健全統計軌制。樹立健全物流統計調查軌制,樹立科學的物流業統計調查方式和指標體系,加強信息搜集、核算和剖析任務,進步物流統計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為當局部門「姐姐,先擦擦衣服吧。」制訂物流政策供給依據。

(三)樹立評價宣傳機制。開展聊城市星級物流企業評選活動,每年評選30家星級物流企業并擇優向省推薦,激勵先進,樹立導向,引導全市物流企業進一個步驟規范業務治理、晉陞服務程度。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我市物流業相關政策、任務動態及星級物流企業在吸納就業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好包養軟體經驗、好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支撐物流業發展的傑出氛圍。

關于支撐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

為加速我市軸承產業發展,培養做強軸承現代產業集群,現結合我市實際,制訂以下辦法。

一、任務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我市軸承產業傳統優勢,以進步焦點生產技術、晉陞產品質量、增強創新才能、擴年夜brand影響為發展標的目的,積極培養軸承生產龍頭企業,加速發展高附加值軸承產品,推動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到2025年,力爭打造構成5家領軍企業引領、20家億元以上骨干帶動、300家規上企業支撐、萬家市場主體集聚,產業鏈條完全、買賣市場活躍、高低游協同發展、區域brand影響力強的國內一流軸承產業集聚區。

二、政策辦法

包養金額

(一)晉陞產業能級

1.支撐企業晉陞科技創新才能。圍繞軸承產業關鍵“洽商”技術,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加強產學研一起配合,開展協同攻關,加速衝破一批制約軸承產業發展的焦點技術,構成一批標志性創新產品,推動培養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鼓勵有條件的軸承企業與國內相關高校樹立長期穩定一起配合關系,共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間等創新平臺,不斷進步產業技術創新程度。鼓勵山東省軸承智能制造創新創業配合體、聊城產業技術研討院等創新平臺和機構持續強化軸承產業研討剖析,積極推進科技結果轉化。鼓勵引導軸承企業積極參與市優質專利項目申報,動員企業實施專利開放許可,下降中小企業專利技術獲取門檻和買賣本錢。重點支撐研發鋼球旋轉速率、加工精度、樂音把持等技術,力爭衝破高端調心滾子軸承、高端關節軸承、重載汽車軸承等技術。對新認定的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焦點零部件產品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間企業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間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地盤應用稅減半征收;對軸承類生產企業發生的研發價格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加計100%進行稅前扣除。(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2.培養孵化一批優質企業。開展“春霖惠企”中小企業服務活動,完美“熱帶雨林”梯度培養機制,在技巧培訓、人才引進、brand注冊、標準制修訂、政策宣傳等方面,為中小企業供給高質量、長周期、全方位服務,培養孵化一批軸承產業“小偉人”“專精特新”“獨角獸”“瞪羚”“單項冠軍”“領航企業”類企業。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領航企業”的,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的,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為省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新認定為省級“獨角獸”“瞪羚”企業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3.支撐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加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和應用,推動軸承產業數字融會發展,支撐軸承企業周全建設數字化車間,篩選軸承重點企業納進“市級—省級—國家級”智能工廠梯次培養體系,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支撐企業落地軸承設計優化剖析軟件、軸承製品機能檢測實驗技術等,開展軸承加工過程的數字化技術應用。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獲認定的省級智能制造系統解決計劃供應商、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場景,分別給予最高80萬元、60萬元、50萬元、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年包養app夜數據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4.幫助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引導軸承企業開展標準創新任務,在國家、行業、山東省處所標準制修訂方面給予精準指導和定向幫扶,指導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圍繞技術轉標準、軌制轉標準、專利轉標準等可操縱性標準應用方面對軸承企業開展公益培訓,周全進包養網步企業標準化人員的專業程度。積極推動軸承產業聊城市包養管道處所標準制修訂任務,通過建設先進的標準化體系,促進產業安康、疾速發展。對主導制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處所標包養感情準的企業,分別給予150萬元、8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參與標準制訂的企業,依照主導同類標準制訂獎勵數額的20%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5.鼓勵企業創建brand榮譽。樹立市級高端brand培養企業庫,依照梯度培養、重點幫扶的原則推薦更多軸承企業爭創“當局質量獎”“好品山東”“高端brand培養企業”等各類國家級、省級brand榮譽,不斷進步行業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強化brand任務指導服務,組織開展各類商標brand宣傳活動,支撐臨清市將臨清·中國軸承展覽會辦玉成國著名展會。鼓勵軸承行業協會承辦國家、省級行業協會舉辦的軸承行業年會、研討會等各類會議,打響“聊城軸承”區域brand,增強國內外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二)優化產業布局

1.培養建設特點化產業集群。重點培養建設臨清市煙店鎮軸承、冠縣淨水鎮鍛造、東昌府區鄭家鎮堅持器、東阿縣滾動體四年夜軸承產業集群,鼓勵有關縣(市、區)服務和融進四年夜產業集群建設,在產業規劃、項目建設、政策制訂、要素保證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撐。加速布局高機能軸承堅持器、高機能軸承滾動體、高端軸承智能制造技術、高端軸承鋼資料開發等企業項目。對新評選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特點產業集群”,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天然資源和規劃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2.培養建設高標準產業園區。加強軸承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支撐有關縣(市、區)安身縣域資源稟賦,建設完美1-2個規劃布局公道、效能定位精準、專業分工明確、要素設置裝備擺設齊全、產業高度協同的高標準規范化軸承產業園。根據園區定位,抓好業態引進、治理和培養,同步配套研發技術服務、監測、創業孵化、物流、環保節能等公共服務,以市場化運作方法推進園區規范運營。設立軸承NQI“一站式”服務站,幫助園區內企業享用產品檢驗、質量培訓、認證認可、brand培養等服務。引導新增產能和投資項目向產業園區集中,統籌包養故事兼顧,構成協力,著力打造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軸承產業園。對新評為國家級、省級綠色工業園區的,分別給予園區治理(運營)機構最高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天然資源和規劃局,東昌府區國民當局、臨清市國民當局、冠縣國民當局、東阿縣國民當局)

(三)加強產業協同

1.支撐企業晉陞當地產品配套率。加速推動產業鏈高低游融通發展,積極組織軸承企業與當地產業鏈下流汽車制造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