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629b52717116.29825515.
8個熱詞、140個相關名詞解釋、27個關鍵縮略語,一文帶你清楚碳中和焦點術語
1、什么是碳買賣?
碳買賣,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買方通過向賣方付出必定金額從而獲得必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從而構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買賣。
碳買賣市場是由當局通包養網過對能耗企業的把持排放而人為制造的市場。凡是情況下,當局確定一個碳排放總額,并根據必定規則將碳排放配額分派至企業。假如未來企業排放高于配額,需求到市場上購買配額。與此同時,部門企業通過采用節能減排技術,最終碳排放低于其獲得的配額,則可以通過碳買賣市場出售多余配額。雙方普通通過碳排放買賣所進行買賣。
第一種情況,假如企業減排本錢低于碳買賣市場價時,企業會選擇減排,減排產生的份包養網心得額可以賣出從而獲得盈利;
第二種情況,當企業減排本錢高于碳市場價時,會選擇在碳市場上向擁有配額的當局、企業、或其他市場主體進行購買,以完成當局下達的減排量目標。若未足量購買配額以覆蓋其實際排放量則面臨高價罰款。
通過這一套設計,碳買賣市場將碳排放內化為企業經營本錢的一部門,而買賣構成的碳排放價格則引導企業選擇本錢最優的減碳手腕,包含節能減排改革、碳配額購買、或碳捕獲等,市場化的方法使得在產業結構從高耗能向低耗能轉型的同時,全社會減排本錢堅持最優化。
碳買賣實現的過程,用一個簡單例子可以描寫如下
1)年頭,有兩個公司A和B,A公司每年規定排放二氧化碳100噸/年,B也是規定排放二氧化碳100噸/年;
當局發放給A的碳配額是100噸/年,發放給B的碳配額也是100噸/年;
2)年末,A公司通過節能改革,僅排放二氧化碳80噸,多余的20噸二氧化碳配額,就可以在碳買賣市場上出售獲得利潤。
反觀B公司,能夠為了擴年夜產能,加班加點生產,沒有時間和資金往搞節能改革,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120噸,和當局給的100噸碳配額比擬,多排放了20噸二氧化碳。
此時,B公司只能往碳買賣市場上購買20噸碳配額。
這樣以來,A公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司剩余的碳配額就滿足了B公司的碳排放需求,碳買賣最終得以實現。最終的後果是,A和B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鎖定在200噸,沒有超過開初200噸的配額限制,完成了碳減排目標。
2、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向外界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過程。碳排放是今朝被認為導致全球變熱的重要緣由之一。我國碳排放中占比最年夜的(54%)來源于電力和供熱部門在生產環節中化石燃料的燃燒。
3、什么是碳達峰?
廣義來說,碳達峰是指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慢慢回落。根據世界資源研討所的介紹,碳達峰是一個過程,即碳排放起首進進平臺期并可以在必定范圍內波動,之后進進平穩降落階段。
碳達峰是實現碳中和的條件條件,盡早地實現碳達峰可促進碳中和的早日實現。
據此,結合我國的承諾的時間節點:1)從現在至 2030 年,我國的碳排放仍將處于一個爬坡期;2)2030-2060 年這 20 年間,碳排放要渡過平臺期并最終完成減排任務。
4、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必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情勢,抵消本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包養價格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5、什么是碳匯(Carbon Sink)?
碳匯(Carbon Sink):普通是指從空氣中肅清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重要是指叢林接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幾多,或許說是叢林接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才能。研討數據表白,我國的碳匯才能慢慢晉陞,通過鼎力培養和保護人工林, 2010-2016 年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年均接收約11.1 億噸碳,接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包養網放的 45%,可見林業碳匯在碳中和愿景中飾演主要腳色,碳匯項目將助力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
6、什么是碳捕集應用與封存(CCUS)?
碳捕集應用與封存簡稱CCUS,是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獲提純,繼而投進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再應用或封存的一種技術。此中,碳捕集是指將年夜型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搜集起來,并用各種方式儲存,以防止其排放到年夜氣中。
該技術具備實現年夜規模溫室氣體減排和化石動力低碳應用的協同感化,是未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技術選擇之一。
7、什么是碳排放權(CER)?
碳排放權,即核證減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CER)的由來。2005 年,伴隨《京都議定書》失效,碳排放權成為國際商品。碳排放權買賣的標的稱為“核證減排量(CER)”。排放權從哪里來?配額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并存。甜心寶貝包養網1)一級市場普通由各省發改委進行配額初始發放的市場,分為無償分派和有償分派。
此中:有償分派附帶有競價機制,遵守配額有償、同權同價的原則,以封閉式競價的方法進行。
2)二級市場是控排企業或投資機包養構進行買賣的市場。
8、什么是碳排放配額、自愿減排量(CCER)?
依照碳買賣的分類,今朝我國碳買賣市場有兩類基礎產品,一類為當局分派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另一類為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
2020 年 12 月發布的《碳排放包養權買賣治理辦法(試行)》中指出,CCER 是指對我國境內可再生動力、林業碳匯、甲烷應用等項目標溫室氣體減排後果進行量化核證,并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買賣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第一類,配額買賣,是當局為完成控排目標采用的一種政策手腕,即在必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將該控排目標轉化為碳排放配額并分派給下級當局和企業,若企業實際碳排放量小于當局分派的配額,則企業可以通過買賣多余碳配額,來實現碳配額在分歧企業的公道分派,最終以相對較低的本錢實現控排目標。
第二類,作為補充,在配額市場之外引進自愿減排市場買賣,即 CCER 買賣。CCER 買賣指控排企業向實施“碳抵消”活動的企業購買可用于抵消本身碳排的核證量。
“碳抵消”是指用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或增添溫室氣體接收匯,用來實現補償或抵消其他排放源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即控排企業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業應用清潔動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增添碳匯來抵消。抵消信譽由通過特定減排項目標實施獲得減排量后進行簽發,項目包含可再生動力項目、叢林碳匯項目等。
碳市場依照 1:1 的比例給予 CCER 替換碳排放配額,即 1 個 CCER 同等于 1 個配額,可以抵消 1 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碳排放權買賣治理辦法(試行)》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應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消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 5%。
相關名詞解釋
1、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GHGs :指年夜氣中由天然某人為產生的,能夠接收和釋放地球概況、年夜氣自己和云所發射的陸地 輻射譜段特定波長輻射的氣體成分。該特徵可導致溫室效應。水汽(H2O)、二氧化碳(CO2)、 氧化亞氮(N2O)、甲烷(CH4)甜心寶貝包養網和臭氧(O3)是地球年夜氣中重要的 GHG。此外,年包養網推薦夜氣中還有許多完 全由人為原因產生的 GHG,如《蒙特利爾協議》所觸及的鹵烴和其它含氯和含溴物。除 CO2、 N2O 和 CH4 外,《京都議定書》還將六氟化硫(SF6)、氫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定義 為 GHG。
2、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年夜氣中一切紅外線接收成分的紅外輻射效應。溫室氣體(GHGs)、云和大批氣溶膠接收 地球概況和年夜氣中包養價格ptt其他處所放射的陸包養情婦地輻射。這些物質向四處放射紅外輻射,但在其他條件雷同時,放射到太空的凈輻射量普通小于沒有接收物情況下的輻射量,這是因為對流層的溫度隨著高度的降低而下降,輻射也隨之減弱。GHG 濃度越高,溫室效應越強,此中的差值 有時稱作強化溫室效應。人為排放導致的 GHG 濃度變化可加年夜瞬時輻射強迫。作為對該強迫的響應包養一個月價錢,地表溫度和對流層溫度會出現上升,就此慢慢恢復年夜氣頂層的輻射均衡。
3、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指氣候均勻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宏大改變或許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典範的為 30 年或更長)的氣候變動。氣候變化不單包含均勻值的變化,也包含變率的變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定義為: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天然氣候變化之外 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年夜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
4、二氧化碳當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為統一懷抱整體溫室效應的結果,需求一種能夠比較分歧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度單位,由于二氧化碳增溫效應的貢獻最年夜,是以,規定二氧化碳當量為懷抱溫室效應的基礎單位,用作比較分歧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度單位。通過全球增溫潛勢進行換算。
5、全球增溫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在必定時期(凡是為 100 年)內,排放到年夜氣中的 1 千克溫室氣體的輻射強迫與 1 千克 二氧化碳的輻射強迫的比值。
6、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 :按另一個變量(如國內生產總值、產出動力的應用或路況運輸等)單位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7、碳固定carbon sequestration :增添除年夜氣之外碳庫的碳儲量的過程。
8、碳排放carbon emission :指煤炭、自然氣、石油等化石動力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地盤應用、地盤應用變 化與慌張地說:「妳要不要喝點熱水?我去燒。」林業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向年夜氣的排放,以及因應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間接 溫室氣體向年夜氣的排放。
9、人為排放anthropogenic emissions :人類活動惹起的各種溫室氣體、氣溶膠,以及溫室氣體或氣溶膠的前體物的排放。這些活動包含各類化石燃料的燃燒、毀林、地盤應用變化、畜牧業生產、化肥施用、污水治理, 以及工業流程等。
10、直接排放direct emissions :在定義明確的邊界內各種活動產生的物理排放,或在某一區域、經濟部門、公司或流程內產生的排放。
11、間接排放indirect emissions :在定義明確的范圍內,如某個區域、經濟部門、公司或流程的邊界內各種活動的后果,但排放是在規定的邊界之外產生的排放。例如假如排放與熱量應用有關,但物理排放卻發生 在熱量用戶包養甜心網的邊界之外,或許排放與發電有關,但物理排放卻發生在供電行業的邊界之外, 那么這些排放可描寫為間接排放。
12、適應adaptation :針對實際的或預計的氣候及其影響進行調整的過程。在人類系統中,適應有利于緩解或 防止迫害,或應用各種有利機會。在某些天然系統中,人類的干預也許有助于適應預計的氣 候及其影響。
13、適應才能adaptive capacity :指某個系統、機構、人類及其他生物針對潛在的損害、機遇、或后果進行調整、應用和應對的才能。
14、氣溶膠erosol:空氣中懸浮的固態或液態顆粒物,其鉅細普通在幾納米至 10 微米之間,可在年夜氣中駐 留至多幾個小時。氣溶膠既包含顆粒物也包含懸浮的氣體。氣溶膠有天然的和人為的兩類來 源。氣溶膠可通過幾種方法影響氣候:通過散射和接收輻射直接影響;通過作為云凝結核或冰核,改變云的光學特徵和云的性命周期而產生間接影響。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為的年夜氣氣溶膠,都來源于兩種分歧的路徑:初級顆粒物的排放,然后從氣態前體構成二級顆粒物。年夜 部門氣溶膠來源于天然。
15、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該公約于 1992 年 5 月 9 日在紐約通過,并于 1992 年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上由超過 150 個國家和歐洲配合體簽署,公約在把持氣候變化領域有著基石意義。公約由序文、二十六條 註釋和二個附件組成。包含公約目標、原則、承諾、研討與系統觀測、教導培訓和公眾意識、 締約方會議、秘書處、公約附屬機構、資金機制和供給實行公約的國家履約信息通報及公約 有關的法令和技術等條款。UNFCCC 也是負責支撐公約實施的聯合國秘書處的名稱,其辦公室位于德國波恩。本秘書處,在當局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互助下,旨在通過會議和有關各項戰略 的討論獲得共識。公約的最終目標是“將年夜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一個能使氣候系統免 受危險的人為干預的程度上”。在“配合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公約包括了針對一切締 約方的承諾。公約中的附件一締約方的配合目標是在 2000 年前將未受《蒙特利爾議定書》管 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恢復到 1990 年的程度。公約于 1994 年 3 月開始失效。1997 年 UNFCCC 通過了《京都議定書》。
16、附件 I 國家和非附件 I 國家Annex I parties and Non-Annex I Parties 根據《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附件 I 國家包括american、japan(日本)、澳年夜利亞等 24 個經濟一起配合組織(OECD)成員國,俄羅斯等 14 個經濟轉型國家,此外還有歐盟、摩納哥、支敦士登。其他的締約國則通稱為非附件 I 國家,非附件 I 國家所有的是發展中國家。附件 I 國家和非附 件 I 國家承擔部門配合的義務,包含制訂關于本國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的國家清單,制訂減緩 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全球變熱的國家計劃,開發節能減排的科學技術,促進節能減排的技術 交通,植樹造林鼎力營造溫室氣體的接收匯,普及公眾綠色知識。
17、當局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于 1988 年組織設立,IPCC 是一個 當局間科學機構,牽頭評估氣候變化的國際組織,其感化是對與人類惹起的氣候變化相關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進行評估。旨在供給有關氣候變化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認知狀況、氣候變化緣由、潛在影響和應對戰略的綜合評估。本組織的任務與政策具有相關性,但 又對政策堅持著中立關系,不對政策作任何指令或規定。IPCC 共有三個任務組笑容甜美,語氣嬌嗔,應該是在跟男朋友打電話吧。和一個專題組組成。任務組和專題組由技術支撐小組(TSU)予 以協調。三個任務組分別是:第一任務組是氣候變化的天然科學基礎,第二任務組是氣候變 化的影響、適包養網應和懦弱性,第三任務組是減緩氣候變化。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的重要目 標是制訂包養網車馬費和細化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和肅清的計算和報告方式。
18、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KP:1997 年在japan(日本)京都召開的《氣候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年夜會上通過的國際性公約。為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放量規定了標準,即:在 2008 年至 2012 年間,全球重要工業國家(附 件 I 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1990 年的排放量均勻要低 5.2%。
19、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對(“三可”原則)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根據制訂的相關溫室氣體核算、報告的指南或方式學,完成相應區域、機構、組織或項目標溫室氣體排放和肅清的量,監管或治理機構也可按相應的指南或方式學對其進行核對的原則,是國際社會、組織和機構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減排核算監測與報告的基礎請求。
20、叢林forest :指最小面積 0.05 至 1.0 公頃的地盤上,郁閉度(或劃一存量程度)年夜于 10%~30%、就 地樹高度達到 2~5 米。叢林可為由具有分歧高度層次的樹木和下層灌木覆蓋很年夜部門空中的 郁閉林或疏林組成。年少自然林地和樹冠密度可達到 10%至 30%或樹高 2 至 5 米的一切種 植園均包含在叢林范圍內;由于人類干擾(如采伐或天然原因)暫時無林木但可看恢復為叢林 的,凡是當作是叢林的一部門,也屬叢林范圍。我國定義:叢林是指地盤包養面積年夜于等于 0.067 公頃,郁閉度年夜于等于 0.2,當場生長高 度可達到 2 米以上(包括 2 米)的以樹木為主體的生物群落,包含自然與人工幼林,合適這 一標準的竹林,以及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行數在 2 行以上(含 2 行)且行距小于等于 4 米或冠幅投影寬度在 10 米以上的林帶。
21、叢林碳匯forest carbon sink :指叢林植物群落通過光一起配合用接收年夜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其固定在叢林植被和泥土中的一切過程、活動或機制。
22、林地forest land :這一類別包含擁有與國家溫室氣體(GHG)清單頂用來界定叢林的閾值相分歧的草本 植被的一切地盤,在國家一級細分為經營和非經營林地,并且也按《2006IPCC 國家溫室氣 體清單指南》中規定的生態系統類型細分。它還包含其植被今朝低于但可看超過林地類別閾值的系統。
23、叢林治理fores包養甜心網t management :林地治理和應用的做法體系,旨在實現叢林生態(包含生物多樣性)、經濟和社會效能可持續性。
24、叢林清查forest inventor TC:
發佈留言